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手机扫一扫 立刻联系商家
全国服务热线13418883812
公司新闻
如何办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迁入上海?(操作指南)
发布时间: 2024-08-28 17:21 更新时间: 2024-11-27 07:02

如何办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迁入上海?(操作指南)

目前私募管理人的确可以迁址到上海,并且办理的流程和要求也不复杂,时间也比较快。

针对在上海实际办公、注册在外地的私募管理人,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迁址时机,可以认真地考虑起来。如果需要迁址,具体要求、流程和落沪办理可以咨询私募基金小镇

接下来我们再来具体看看大家比较关心的迁址以后,管理人需要在中基协做什么变更,还有上海的私募发展情况以及具体的优势,供参考了解。



01

 迁址以后,私募管理人需要  

  在中基协需要做什么变更? 

很多私募小伙伴觉得迁址比较麻烦,因为迁址以后,公司名称、营业执照、注册地址、印章等都要发生变化,那是否会涉及到很多很多变更呢?其实并没有。

在中基协层面,需要做以下几点变更:

1、管理人重大事项变更。主要是进行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及相关内容变更,此处变更需要协会人工审核,但审核通过难度并不大,审核周期也不长。

图片

特别提醒大家,迁址时建议大家将公司名称、经营范围同时进行变更,添加“私募”字样,即在名称中标明“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字样,并在经营范围中标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等体现受托管理私募基金特点的字样。

2、管理人信息更新。主要是进行机构基本信息变更,每年至少更新1次,无更新次数上限,此处进行变更时为系统自动办理,无需协会人工审核。

图片

3、向投资人进行信息披露。迁址之后,公司的基本情况发生变更,需要向投资人进行信息披露,根据基金合同/合伙协议约定的方式及时告知投资人即可。

4、基金材料信息变更。招募说明书等宣传推介材料、基金合同/合伙协议、风险揭示书等各类基金材料中,关于基金管理人的基本信息要进行对应的修改,使用迁址以后Zui新的名称和印章。

热门问题迁址以后,公司名称发生变化,以前的基金合同/合伙协议等材料,需要用新公司的名称再重新让投资人签一遍吗?不用的!变更以前已经签好的基金合同等材料可以继续保留,不用重签;新的基金设立时使用公司新名称签署即可。


02

  为什么要迁回上海 

解决异地办公的困扰

首先,消除中基协公示信息中的机构提示信息。经营地和注册地不在同一辖区,中基协会在私募管理人的公示信息中进行特别提示。虽然目前监管没有强制要求,但不确定未来是否会要求必须统一,为防患于未然,也需要提前筹划起来。

迁址以后,在中基协完成信息变更,就可以消除关于异地经营的机构提示信息。据统计,目前实际办公在上海,但注册在外地的私募管理人有962家,算下来并不多。

其次,解决员工shebao落户的刚需。目前注册在外地的私募管理人,可以通过三方人力资源机构代缴的方式来解决员工shebao问题,但近一两年以来关于shebao缴纳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员工在上海落户时shebao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迁到上海也更加方便。

Zui后,可以更加便捷展业,从而降低成本。注册在外地时,如果需要办理工商变更、税务报送等都要去注册地,虽然很多地方都可以线上办理,但毕竟有一些还是要通过人工、快递等方式处理的,还要在当地找代办等,相对比较麻烦,迁入上海肯定是比较便捷的。

上海是私募聚集地,便于同业交流

截止2021年12月底,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管理人共计24610家,管理基金数量124117只,管理基金规模19.76万亿元。

其中,按注册地来看,上海地区的私募管理人有4531家,占比18.41%;管理基金数量35323只,占比28.46%;管理基金规模50702.81亿元,占比25.66%。从各方面来说,均位于全国首位。

另外,目前在国内完成登记的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共计36家,其中30家注册在上海。

股权类管理人比较关心的QFLP,上海也是全国首个开展试点的城市。2011年1月,上海市正式发布《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QFLP在中国内地正式启动,此举标志着参与试点的境外股权投资基金(PE)有了一条投资境内企业的“绿色通道”。在上海之后,北京、天津、重庆、深圳、苏州、海南等地相继申请,并逐一成为QFLP试点地区。

作为名副其实的私募聚集地,一方面便于同业交流,可以接触前沿信息,便于寻找优质项目资源;另一方面上海的高净值客户较多,公司注册在上海对募集资金也有一定帮助。


03

 上海具有较好的营商环境 

1、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

上海已成为金融市场体系Zui为完备的城市之一,聚集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等各类市场,为金融资产特别是人民币资产高效配置提供了良好平台。

2020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超过2274万亿元,直接融资额超过17.6万亿元;上交所上市公司年末总市值超过45.53万亿元,当年股票筹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一。此外,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规模全球第二,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全球第一,上海期货交易所10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均居全球第一。

2、开放的沪上文化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Zui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

论及开放历史,很少有其他国内城市能与上海相提并论。自唐宋以来,上海因海上贸易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而逐渐兴旺。至元朝、清朝,更因应国家战略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地理条件适宜而愈加繁荣。1843年开埠后,来自其他省份的移民和来自海外的移民一起为上海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上海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中外利益共同体。作为动荡年代难得的安全港,大量的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和文化在上海集聚,尤其是众多不同背景、不安于现状的年轻移民涌入上海,推动上海保持快速的发展。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开放品格成就高光时刻。高质量开放,始终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海纳百川”是上海城市精神中Zui值得珍视的核心要素,上海是精英共同奋斗的舞台,在文化的高度包容、经济的繁荣多样、思想的自由博洽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卓越性。

3、的营商环境

上海已成为国内金融发展环境的地区之一,为全球资源高效配置提供了坚实保障。上海在国内率先设立了金融法院,成立金融仲裁院、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等;在全国率先推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环境建设》白皮书,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落户上海并建设了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超过47万,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集聚,不断加大对违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2020年,上海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3.0版”方案,在全面打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此外,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排名大幅度提升36位至第28位。上海作为样本城市之一,具备完善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机制。在上海证监局指导下,上海市证券、基金、期货业纠纷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纠纷调解个案提供专业支持;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在上海注册成立,为中小投资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此外,由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金融法院联合等30家机构发起的上海投保联盟2020年10月在上海成立。

4、齐全的金融机构

上海已成为金融机构门类Zui为齐全的城市之一,聚集效应明显,为资管业务面向全球范围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上海拥有持牌金融机构1600余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1/3;70余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参与本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QFLP),近50家参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QDLP);截至2020年四季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AMAC)备案的33家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其中绝大多数落户上海,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国内地。此外,上海市还聚集了2295家股权投资管理人;上海的保险资管、公募基金规模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

5、创新的金融改革

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上海金融改革创新,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予以支持。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9月29日正式挂牌运行,在金融制度创新等方面开展探索。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2020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临港新片区的金融先行先试具体举措。目前,五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获批在上海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直接投资,支持境外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子公司等。

此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21年8月12日正式发布。“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着力打造国际数据港。《规划》中,首次提出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搭建跨境数据流通公共服务平台,确保数据跨境安全可控。在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探索特定领域数据非本地化存储。

6、前沿的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通达全球的基础网络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资管行业更便捷、更科学配置全球资源给予了技术支持。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Zui主要的金融科技企业集聚地之一,建行、中行、交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平安、太平等大型保险集团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均已落户上海,支付宝、万象qukuailian、蚂蚁qukuailian、商汤智能科技等在沪金融科技企业均国内领先。

7、卓越的人才优势

上海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至2020年末,全市普通高等院校63所,在校学生54.07万人,毕业生13.56万人。

目前,上海从业的金融人员超过47万人,上海不仅具备高校云集的天然优势,也积极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改革,主动实施各项金融服务措施,积极吸引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集聚。



联系方式

  • 电  话:13418883812
  • 联系人:高经理
  • 手  机:13418883812
  • 微  信:13418883812